「最後,你有沒有問題想問?」
“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?”
這種情況稱為:
- 面試最後一問
- 面試反問問題
- 面試最後問題
你是不是為面試的這一個部分感到煩惱?
不問問題又好像令對方尷尬,自己好像白白浪費機會
問問題又害怕問不對的問題,而前功盡棄,影響對方之前對你的好感!
所以,今天JobHuntingHK就要為大家分析面試提問技巧以及提供面試結尾問題範例!
分分鐘提升面試成功率超過50%!
面試最後問題 錯誤示範
在向大家分享什麼問題才適合面試最後一問前,
小編想向大家分析大部分人問錯的問題。
錯誤一:我沒什麼特別問題
這個回答方法不能說錯,
但您卻浪費了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。
而且等於在向對方說「我沒有想法!」
面試每分每秒都是暫時自己有多適合這份工作。
錯誤二:提問好基本的工作內容
例如:
- 請問是否可以分享部門或團隊的工作流程?
- 團隊的工作文化是什麼?
- 目前的團隊規模與人數?
- 團隊的核心價值是什麼?
- 放多少天假?
為什麼問這種不好呢?
如果你很想做這一份工的時候,你事先應該是要對這份工作的所有工作細節,甚至你的那個工作的文化公司的背景。
你應該甚至通過朋友或者在:
- 公司官網
- 面試趣
- 天眼通
- PTT
應該能夠知道這個部門的工作情況。
所以,上面的問題其實是代表你準備不足。
面試問問題(完美提問)
最好提出問題以展示自己有充分準備,並且有機會補回之前表現 不足的地方。
不過內容最好是有關工作,晉升,公司發展相關的 問題,但是不要問一些在公司網站可查詢的問題和並非工作本身 的問題(e.g.需不需要 OT,公司福利…)
其實面試最後一問的原則是:
- 表達出對公司的熱誠
- 知道招聘崗位應該要具備的條件
以下這7條問題,既可為你的形象加分,更可得知自己被取錄的機會有多大!
問題一:在去到下一個階段之前,你對於我的背景/經驗,有沒有些什麼很大的擔心?
你可能會質疑面試什麼可以反問對方的嗎?
但是心理學的理論,我想告訴大家知道,其實對方請不請你,對方裡面都是很緊張的,心裡面還是有很多擔心。
你又不是心理學家 ,你不會去讀心術,倒不如你真問他。
譬如我們有些學生真面試點投資銀行的時候,他問完之後,對方會跟你說:「咦,其實我見你,大部分的經驗都是一些本地的銀行,沒什麼國際的經驗。」
其實這一個時候你還可以很簡單回應他半句,你說也明白你的擔心
不過坦白說,我其實在其他方面,例如我有些海外交流的經驗,或者其他的活動的經驗也可以彌補不足。
你還有最後的機會可以解決的,心裡的擔憂!
所以,你要記住,面試其實是一個雙向的過程!
問題二:你覺得要做好這一個職位,最重要的技能或者重點是什麼?
那你又會問了,為什麼又會問那麼簡單的問題,不是應該問點很深的問題嗎?
重點不是要問他,而是他回答那個答案!
可能他會跟你說,我希望一個學得快的人了,也許不會遲到的人了。
你可以跟他們說:「我也很同意,其實學得快真的很重要,因為我以前那份工作,我也有類似的經歷。
例如說,我以前那條team只有3個人而已,所以大家工作都很忙了。
那麼我當時除了專注於自己手上的工作,我也會用不同的方法主動去學習HR。
其實心理學裡面提及到,如果你要讓提升對方好感,讓對方喜歡你,就是3個字就是相似度mutuality。
你讓對方知道大家都是有共同的,相似的地方,那麼你的取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!
問題三:我知道公司最近一些發展,例如和X公司做過的公眾的活動,你怎麼看這個發展方向呢?
就是你可以參考下的公司的:
press release、最新動態、傳媒消息,甚至他們的財務報表等,
你就可以問他已經通過公司裡面最新的動態。
重點是你要表示到你真的很深入去分析過公司的方向。
尤其是公司的財務報表,
裡面有很多寶藏!
譬如說管理層,或者可能裡面會分析下今年的財務的情況,你會被人感覺一個很深的印象,你真的很仔細去研究那間公司!
Offer自然離你不遠!
問題四:問一問個人弱點
在面試官眼中,沒有哪位求職者是完美的。
所以當你問問自己面試中的不足,面試官會告訴你,即使你這次沒有成功應聘,對你也是一種收穫,你至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,可以在下次求職中改善。
而且,如果面試官說出了你的缺點,說不定這只是他對你的誤解,這就給了你第二次解釋的機會,你可以解釋清楚,消除面試官的誤會,說不定還能得到offer。
比如,你可以問:做這份工作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?您覺得我的經歷和能力,有哪些是不符合公司預期的嗎?我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的嗎?好好準備1-2個好問題,千萬別把送分題變成送命題。
求職是雙向選擇,你和公司是平等的,別錯失了你寶貴的提問機會,好好把握,去瞭解這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工作。
問題五:你希望我的加入為部門或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改變?
關鍵在「是否是成長型的產業、組織或職位」。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這麼的“Aggressive” or “Ambitious”,尤其在穩定、變化小、重複性高的傳統產業、組織或職位,主管可能回答不了,也不想回答這類問題。
簡單來說,這類問題適合的是“核心業務的職務”,例如科技公司的研發工程師、產品經理,廣告行銷公司的行銷企劃,募資平台的專案經理…等;再來就是新創公司,尤其見到創辦人時,更適合這類的提問。
問題六:如有幸被錄取,在到職前我能多做些什麼準備、充實自己?
謙虛是種美德,請對方給建議,也是讓自己未來更好的方法。
每次面試都是經驗的累積,所以這類問題,不一定是為當下這份工作,而是讓自己更進步。
聽聽對方給自己什麼樣的建議,從對方身上學習吧!
問題七:公司的未來目標是怎樣的?(未來半年或未來一年的計畫)
如果是想要了解產業的發展,可以用請教的方式詢問,「我對 XX 產業很感興趣,就我的了解,最近的發展是⋯⋯(適時提出自己的想法,表示你有做功課)。
想要請問您對這個產業趨勢的看法是什麼?未來的發展空間如何呢?」。
若是好奇公司未來計畫,最好不要問的太空泛,直接問「公司的未來發展是什麼?」,不如在面試準備時先做功課,接著具體闡述「公司這幾年的重心都放在 XX 計畫上,也有不錯的成果,你們有計畫往其他方面發展嗎?或是最近一年內有什麼新的營運目標呢?」
這樣一來面試官也會比較好針對你的問題回答,也能獲得真正有用的資訊。